粪菌移植:肠道健康的“微生物革命”

什么是粪菌移植?​

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MT),又称粪便移植或肠菌移植,是一种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通过特殊处理后移植到患者肠道内,以重建其肠道微生态平衡的医疗技术。这一技术通过“以菌治菌”的原理,替代或补充患者失衡的肠道菌群,从而治疗多种疾病。

20250721202417709-image

历史渊源​:FMT并非现代医学的独创。早在东晋时期,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就记载了用粪汁治疗食物中毒和腹泻的方法;明代《本草纲目》更收录了20多种粪便利疾的方剂。现代医学则通过标准化技术,将这一古老智慧转化为精准疗法。


粪菌移植如何操作?​

  1. 供体筛选​:捐献者需通过严格体检,排除传染病、代谢疾病、精神疾病等,通过率仅2%-4%。
  2. 粪菌提取​:粪便经生理盐水稀释、过滤、离心等步骤,去除残渣和病原体,提取纯净菌群。
  3. 移植途径​:
    • 口服胶囊​:最便捷安全,无需内镜辅助。
    • 消化道途径​:如鼻肠管、结肠镜或灌肠,适用于重症患者。

能治哪些病?​

FMT的适应症涵盖肠道及全身性疾病:

  • 消化系统疾病​:
    • 艰难梭菌感染​:治愈率超90%,尤其对复发性感染效果显著。
    • 炎症性肠病(IBD)​​: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云南团队利用本土菌群将疗效从27%提升至62%。
  • 肠道外疾病​:
    • 代谢性疾病​:肥胖、糖尿病(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 神经系统疾病​:帕金森病、自闭症(通过“肠脑轴”调节)。
    • 免疫性疾病​:如过敏、红斑狼疮。

安全性与挑战

  • 风险​:潜在感染、短暂腹胀腹泻,极少数可能诱发免疫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
  • 禁忌症​:严重免疫缺陷、肠道穿孔、中毒性巨结肠等患者不宜接受移植。
  • 心理障碍​:部分患者对“粪便治疗”存在抵触,需加强科普。

监管现状​:美国FDA仅批准FMT用于艰难梭菌感染,中国专家呼吁避免商业炒作,规范临床应用。


未来展望

FMT的潜力仍在探索中,例如:

  • 个性化菌群​:云南团队开发多民族特色菌群胶囊,针对性提升疗效。
  • 标准化生产​:建立“中华粪菌库”,推动菌液冷冻保存和产业化。
  • 跨学科应用​:或可辅助肿瘤免疫治疗、延缓神经退行性疾病进展。

科学家提醒​:FMT需严格遵循医学伦理,避免滥用,未来需更多临床试验验证其长期安全性。


粪菌移植正颠覆传统医疗的边界,将“废物”转化为拯救生命的“微生物药物”。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一技术或将成为对抗多种疑难杂症的新希望。


© 版权声明
THE END
欢迎转给需要的人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