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胃肠”怕什么糖?一篇看懂FODMAP四兄弟

FODMAP是一类在肠道中难以消化吸收的短链碳水化合物和糖醇,它们通过渗透作用和细菌发酵引发腹胀、腹痛、腹泻等肠道症状,尤其对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影响显著。低聚糖、二糖、单糖和多元醇是构成 FODMAP(可发酵性低聚糖、二糖、单糖和多元醇)的核心成分。以下简单介绍下这四种糖。

1. 单糖:最基础的“糖单元”

单糖是糖类里最小、最简单的形式,就像盖房子的砖块,人体能直接吸收利用。

  • 常见类型:葡萄糖(人体主要能量来源)、果糖(水果里的甜味来源)、半乳糖(乳制品中的成分)。
  • 特点:
    • 甜度差异大(果糖最甜,是蔗糖的1.3倍)。
    • 过量摄入果糖可能增加肥胖、糖尿病风险(尤其来自含糖饮料)。
  • 小提醒:水果中的果糖被植物细胞包裹,属于“天然糖”,但榨汁后细胞壁破坏,就变成需要控制的“游离糖”了。

2. 二糖:两个单糖的“组合装”

二糖由两个单糖手拉手组成,需要肠道酶分解后才能吸收。

  • 常见类型:
    • 蔗糖(白糖)= 葡萄糖+果糖,甜度高,吃多易蛀牙。
    • 乳糖(牛奶中的糖)= 葡萄糖+半乳糖,乳糖不耐受的人喝了会腹胀腹泻。
    • 麦芽糖(麦芽、淀粉制品)= 葡萄糖+葡萄糖,甜度较低。
  • 健康影响:二糖是“添加糖”的主力,WHO建议每天不超过25克(约6茶匙)。

3. 低聚糖:肠道益生菌的“专属食物”

低聚糖由3~10个单糖串联而成,人体无法消化,但能喂养肠道有益菌。

  • 常见类型:
    • 低聚果糖(洋葱):促进双歧杆菌增殖,改善便秘。
    • 低聚半乳糖(母乳、豆类中):增强免疫力,帮助钙吸收。
  • 作用:
    • 作为“益生元”调节肠道健康,减少胀气、腹泻。
    • 甜度只有蔗糖的30%~60%,适合替代部分白糖。
  • 注意: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需控制摄入,可能加重腹胀。

4. 多元醇:低热量的“代糖选手”

多元醇是单糖加工后的衍生物,甜味接近糖但热量更低。

  • 常见类型:
    • 木糖醇(口香糖常用):防蛀牙,糖尿病人可适量食用。
    • 赤藓糖醇(零卡饮料):几乎不产气,不易腹泻。
    • 山梨醇(西梅中):通便效果好,但吃多易拉肚子。
  • 特点:
    • 热量低(木糖醇仅有蔗糖热量的60%)。
    • 代谢慢,血糖影响小,适合控糖人群。
  • 缺点:一次吃超过20克可能引发腹胀或腹泻(赤藓糖醇除外)。

总结:四类糖的关键区别

类别

能否被人体消化

主要作用

常见来源

单糖

直接吸收

快速供能

水果、蜂蜜、牛奶

二糖

需酶分解

供能、调味

白糖、牛奶、麦芽制品

低聚糖

不被消化

喂养益生菌、调节肠道

豆类、洋葱、保健食品

多元醇

部分吸收

代糖、防龋齿、低热量

无糖糖果、口香糖、低卡饮料


© 版权声明
THE END
欢迎转给需要的人
点赞1 分享